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太仓供销社创新为农服务的调查与思考

2017/06/08  浏览量:     

  供销合作社起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农业合作化时期,一直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党和政府发展农村经济、服务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之一。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变迁,城乡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农村经营体制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供销合作社的职能作用如何定位,为农服务到底如何开展?最近,我们对太仓市供销合作总社进行了一次走访,听了他们的介绍深受启发,不少做法很有新意。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与探索。

  (一)做法成效

  近年来,太仓市供销合作总社在省、苏州市社的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别是围绕中央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三农工作的主线,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意见》精神,从太仓三农工作及市社的实际出发,认真学文件、议传统、明方向、找差距、补短板,克服前几年物质资金短缺、队伍素质老化等困难,不忘初心,高举为农服务的旗帜,努力拓宽为农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平台,优化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千方百计为太仓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更加完备、有效的服务。

  一、理顺体制机制,夯实为农服务基础。根据开放办社的原则,结合市供销合作总社的现状,逐步理清供销社职能职责、人员与财产关系。明确供销社的职责定位应该是服务农民生产优势的综合平台和新型的农业服务主体。为了供销社的重振旗鼓、二次创业,经与市财政、国资委及资产经营公司协商,由市资产经营公司全额出资1000万元,成立“供销合作发展有限公司”,属市资产经营公司的二级子公司,具体委托供销合作总社管理。一方面,供销社以此为平台,理顺和解决原贸易控股公司相关人、财、物等遗留问题。另一方面,夯实供销社深化改革的发展基础,逐步恢复和提升供销社服务三农的综合能力。同时,为团结凝聚人心、打好服务三农的思想基础,总社领导班子全面出动,与各区镇党委政府、相关委办局及宣传媒体沟通,凝心聚力履行服务职能,继承和弘扬团结、合作、求真、务实、不断进步的优良传统,肩负起新时期综合改革的使命,体现供销合作社在三农工作,特别是在合作经济发展方面的组织作用、服务作用和带动作用,努力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与农民利益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运作更有效的合作经济组织。

  二、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树立供销合作新形象。供销社为农服务的对象在广阔的农村,必须强化基层供销组织的建设。经过前一阶段的努力,全市供销系统领办、引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68个,入社成员9721户,带动农户4269户, 组建联合社3家(仓润、众联、十八湾)。现有农村综合服务社122个,其中三星级为农服务社15个,二星级59个。按照“改造自我、服务农民”和“理顺体制、农民参与、为农服务”的要求,市供销合作总社制定了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目标,从2016年起,选择沙溪镇试点,通过公司化运作,严格按规章制度、考核办法管理,以参股控股,与镇、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合作等方式,培育发展基层社新的业务增长点,打造为农服务新阵地,形成运行高效、职责清晰、活力倍增的工作新面貌,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助农增收。2017年的目标是重组改造1个薄弱基层供销合作社;建设4个专业合作社;1个综合性合作社(联合社)以及1个农村村级综合服务社。从而强化供销合作社在全市“三农”服务功能,为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去年8月,市供销合作总社还投入资金参股位于沙溪塘桥现代农业园区的“百姓食材配送有限公司”,为拓宽本地合作社品牌农产品销售渠道,更好地带动农民增收积累经验。

  三、规划建设农产品直销中心,创新服务载体。供销合作社的为农服务,主要体现在产前、产中和产后三个方面服务。当前,最缺乏的“短板”是产后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服务,也就是解决好田头与市场的有效连接问题。由于新农村建设以来,太仓市各镇、村、合作社在发展产业化经营上多为“各自为战、自成体系”,缺乏统一的组织和引导,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效,但由于缺少龙头带动,往往造成农产品的滞销或相互压价现象。针对这种情况,今年,市供销合作总社正在与相关单位(镇、村、合作社)协调,组建“太仓市优质农副产品直销中心”,成为我市优质农副产品的展销平台,使太仓优质农副产品形成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经营服务的大格局。同时,直销中心还将积极开发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和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最终形成集农产品销售、加工、包装、存储、运输和配送等产业链,实现“农产品、农资、生活用品网上交易,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便民服务特色,真正体现出合作经济的本质特征,即有效连通田头和市场,也让居民能够更方便、实惠地购买到优质安全的农副产品。

  四、做好农资保供,不断完善农药集中配送和废弃包装物回收体系。家庭联产承包改革初期,曾出现农药化肥供应上的乱象(主要是个人行为多、假冒伪劣多),后市委、政府通过供销系统,切实加强了监督管理。太仓市佳稼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于2003年5月通过整体转制并由太仓贸易控股有限公司(现为市供销合作总社)参股而成立,经营范围包括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具、种子、杀鼠剂(专营)、其他农用物资等大类400多个品种,拥有岳王、双凤二个市级配送中心,仓库面积5000平方米,镇级连锁店23个,村级连锁服务站点96个。2016年,全市农药集中配送率达95.48%。进一步做好农资保供服务工作,市供销总社及时做好佳稼公司资产清理和股权结构的调整工作,2016年太仓供销社已提高参股比例至30%左右。今年正在协商,计划再提高、达到60%的控股水平。这样,进一步提高农资质量监控和经营决策的话语权。市里现有农药集中配送领导小组,下设工作机构,由供销社牵头,具体负责农药招标(议标)、集中配送、经营管理、结算核算等工作。采取“一只漏斗”的供应模式──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价格、统一配送、统一销售。达到“政府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信息化管理、财政补贴”的目标。同时,市社还组织推广沙溪镇建设庄稼医院的经验,在各镇成立综合服务中心,推动农资销售服务与技术、生产作业、加工、市场营销等服务相结合。从2016年12月开始,还在全市全面开展了农药废弃包装物和农膜回收处置工作,采用“农药经营单位折价回收、有资质的环保单位规范处置、收集处置财政予以补贴”的办法,有效解决农药废弃包装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农民做了一件环保惠农的实事好事。

  以上两项工作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今年4月省供销合作总社在太仓专门召开了现场推介会。

  五、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助推现代田园城市建设。自2009年开始,市供销总社致力于构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建设。通过宣传进机关、教育进学校、车辆进社区、理念进家庭、网络进村委、服务进企业,建立了长效机制,推动了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双赢”发展。2016年8月,市委、市政府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活动”,市供销总社作为“百日活动”垃圾废品项目的牵头单位,紧紧围绕市政府制定的目标和要求,开展方案制定、调查摸底、联合执法、项目督查。通过4个月的集中整治,完成了市“百日行动”废品整治项目150处废品回收站点的整治工作。今年,市供销合作总社又按照市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化城乡环境长效管理的部署,配合各区镇不断加大整治力度,引导行业规范化经营,建立更加完善的沟通协调和巡查考核机制,开展更多富有实效的联合整治行动,为太仓建设现代田园城市做出新贡献。

  (二)思考建议

  今年中央1号文件在部署统筹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中,强调“继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增强为农服务能力。”通过这次走访调研,总体感到太仓供销社在深化综改、创新为农服务方面,已经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调研也反映了一些具体困难和问题。为有助于供销社的向后改革和发展,现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建议。

  一、进一步统一供销为农服务的认识。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意见》中,明确给供销合作社的定位是三句话:一是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二是新型农业服务主体;三是党和政府抓得住,用得上,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是为农服务力量的“国家队”。这三句话的定位,为供销合作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因而,要始终牢记为农服务是供销合作社的办社宗旨、应尽职责,也是供销社的立社之本、生存之基。从实际看,各级都要进一步统一和强化这方面认识。供销社自身更应该做到姓农、为农、务农,牢牢把握供销为农服务这个“根”和“魂”。

  二、进一步把握当前供销为农服务的重点。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主要是农业生产和效益面临严重挑战,农民收入增长步伐放缓;农业发展受资源和环境制约的压力加大,开拓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任务艰巨。这也是中央提出三农工作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主要原因。也说明了我们的工作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服务体系还不太适应,需要在这方面找差距、补短板。这为我们下一步做好供销为农服务,提出了新的课题,拓展了新的空间。因而,要求供销系统从“两聚一高”的大局出发,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这一主线,发挥自身传统优势,突出重点,开展好多种形式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一是切实抓好农资保供,努力降低农业投入品的数量、提高质量。除了继续抓好农药保供外,还要与农业部门配合,认真抓好化肥的供应,适应“制定生产标准、逐步减量、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要求,达到既降低生产成本,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双赢”目的。二是大力提升流通服务功能,帮助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推进农产品产后流通、加工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三是加快建设全市优质农产品直销中心,在打造太仓现代农业特色、创新太仓农产品品牌优势方面迈出新步伐,为强村富民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三、进一步探索、创新供销为农服务新机制。要着力探索创新,解决好为农服务与自身发展的“双赢”机制,让综合改革实现“供销社得发展、农民得实惠”。这是一篇很深的文章。再如解决好农产品的产后加工、销售流通服务问题,必须有一套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机制。一定要从以前的单纯买卖关系、服务与被服务关系,向与农民、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结成利益共同体的方向转变。从太仓目前农业经营主体的现状看,除了少量分散农户外,主要农产品以专业合作社、集体合作农场为主体。向后供销社必然要参与到多种服务中去,必然要在组织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合作和联合(联社)上做文章。在这一过程中,要大胆探索、应用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市场经济新机制,努力体现“各方共建、成果共享”。

  四、进一步加大对供销合作系统的关心和支持力度。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供销合作社不可缺位。由于种种原因,太仓供销社曾一度走过弯路,目前正处于重振旗鼓、二次创业阶段,在机构、编制、人才、资金等方面都需要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帮助。当前要尽快加强区、镇基层供销社的建设,下大力气推进基层社的改造、升级,推动基层社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同时,要加强市级各相关部门间的协调、沟通,以形成合力。如与农业和农村工作部门之间,一方面,要把供销合作社作为发展农村合作经济、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供销社要在强化为农服务、打造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机制方面,多与农业、农村工作部门协商,主动寻求政策、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编辑:李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