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海伦市开展精准扶贫攻坚“回头看”工作调研报告

2017/07/17  浏览量:     

  按照省和绥化老促会的统一部署,我们对我市开展精准扶贫攻坚“回头看”的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 先后利用20天的时间走访了10个乡镇、32个老区村。通过到乡、进村、入户,听汇报、看现场、搞座谈等形式进行了调研。并专门走访了扶贫办、老区办、妇工委等相关部门加之查阅了市里近期精准扶贫、脱贫的相关资料,使大家一致感到,海伦市委、市政府在开展精准扶贫攻坚“回头看”工作中,态度坚决、力度加大、精准到位、效果彰显。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老区基本情况

  我们海伦市是国家二类革命老区,2011年,经省政府第6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海伦市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全市有23个乡镇,243个行政村,5个街道办事处,20个社区。人口85万,其中农业户数166912户,农业人口631392人。全市贫困村101个,占行政村总数的41、5 %,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18251人,占总人口的 2、14 %.非贫困村的贫困人口 11861 人,占总人口的1、4%。 全市老区村117个,其中贫困村32个,占老区村的27%,市级老区村90个,其中贫困村18个,占市级老区村的20%。贫困人口3420人,占老区村人口的8、6%,在省定的27个重点老区村中,贫困村14个,占重点老区村总数51、8%;重点老区贫困人口14376人,占老区村人口的 21、5 %;非贫困老区村的贫困人口2164 人,占老区贫困人30、1%。

  自扶贫攻坚战打响以后,按照原来省里拟订的“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全市的贫困村拟定在2018年全部摘帽。截止到2016年底,老区村中的32个贫困村脱贫出列18个,占老区贫困村总数的56、3%,其中重点老区村5个,占重点老区贫困村的35、7%。计划2017年,有8个老区贫困村出列,含重点老区村1个,其余6个老区贫困村含4个重点老区贫困村在2018年全部脱贫。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不断深化“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的认识,完善了“一十百千万”的工作思路 (即:“一”设立一条以举报、投诉为主的扶贫热线;“十”出台十项优惠政策;“百”成立一百个以上驻村工作队;“千”建立一千个以上扶贫经济实体;“万”万户以上贫困户全部饱满包严)。特别是4月份以来,,按照绥化市“下基层、住农家、解民忧”精准识别“回头看”的具体要求,紧紧锛住群众知晓率、档案填写准确率、脱贫户精准退出率、档案填写准确率“5个100%”的总目标,经重新识别、精准退出,提高了脱贫出列的标准。按照“一降三通三有”(一降:贫困发生率降到<3%,通硬化路、通宽带、通广播电视,有卫生室、有医生、有文化活动室)的标准及 吃自来水、泥草房改建等9项硬指标的权衡,尽管以前在扶贫工作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全市现已合乎脱贫标准的只有九个贫困村脱贫出列,占全市贫困村的8、9%, 重点老区村的14个贫困村,只有兴海一个老区村脱贫出列,占重点老区贫困村的7、1%,脱贫人口788人,占老区村贫困人口的5、4%。全市尚有92个贫困村(含31个老区贫困村)12316户、26970人没有完全达到脱贫标准。虽然脱贫出列的贫困村数量不多,但通过市里几年来在脱贫攻坚上动大手笔,实施超常举措,现已有53个贫困村(31个老区贫困村)已接近脱贫标准, 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2017年年底全部脱贫,其余39个贫困村在2018年底全部脱贫。

  二、扶贫攻坚进展情况

  省委办公厅18号文件下发及精准识别、精准退出推进 会议召开后,全市坚持始于精准识别,终于精准退出的原则,锛住“5个100%”的目标,广泛行动,步调一致,攻坚克难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省市督导检查中,我市的17个受检乡镇、23个村940多个贫困户接受抽检,识别准确率、退出率、群众知晓率均达到100%;档案填写准确率、群众满意度接近100%。丰硕的成果呈现出市委、市政府抓扶贫攻坚工作的力度和决心,通过调查研究归纳为“六个强化”:

  1、强化责任落实,形成整体工作合力。市里通过召开市委常委会议、政府常务会议、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对习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系列讲话精神和批示精神以及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全省脱贫攻坚“回头看”工作动员会议精神进行认真传达学习,切实增强了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列出清单,建立整改台账,压实“三个责任”:一是压实市级领导责任。成立了14个由市级领导牵头负责的脱贫攻坚重点工作推进组,明确战线主管领导是各战线工作落实的第一责任人,包乡镇领导负责督查所包乡镇包扶责任人到岗到位情况及帮扶成效。二是压实行业部门责任。明确14项重点工作责任部门、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限,把项目安排、政策兑现落实到村、到户、到人,确保真实、精准,措施有力。三是压实乡村主体责任。明确由乡村两级具体承担精准识别、精准退出、档案管理、因户施策、扶贫项目实施、贫困户与扶贫产业对接等工作任务,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工作考核排名靠后的,乡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不评优、不提拔、不换岗。

  2、强化精准识别精准退出,夯实脱贫攻坚工作基础

  市委、市政府以《全省脱贫攻坚精准识别、精准退出实施方案》为总遵循,锛住识别和退出要达到“5个100%”总目标,消除顾虑、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回到原点全覆盖的原则,制定了《海伦市精准识别、精准退出实施细则》,重新开展精准识别、精准退出工作。在精准识别上,牢牢把握省18号文件政策界限,在入户调查、贫困户界限、评定程序、数据比对四个关键环节上,下足“绣花功夫”:对剔除户、纳入户、边缘户和争议户的评定,实行三方(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会诊,三级(村民代表大会、乡镇、市级联系乡镇领导)把关,全程签字留痕、公开公示,确保了识别的真实性和准确度。

  经重新识别,确定贫困户14,021户、30,112人;剔除户18059户、50456人;新识别纳入3454户,8264人,贫困发生率4、3%。

  在精准退出上,严格按照现行退出标准和程序,对贫困户逐户重新算账对标,人均纯收入达不到3146元,或“两不愁三保障”有一项不达标的脱贫户,回退为未脱贫户,全市共回退贫困户1961户、4023人。已出列的55个贫困村,回退46个。

  全市已达标退出村9个;其中有老区东林乡老区兴海村一个。达标退出人口1,886户、4,045人。还有92个贫困村(含31个老区村,重点老区贫困村13个)12,316户、26,970人未达到脱贫标准,贫困发生率4.3%。

  3、强化驻村帮扶,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市里抓住明责、担责、尽责的关节点 ,不断压实市乡村干部主体责任和行业部门、社会力量的帮扶责任, 一是严肃考核。制订下发了《脱贫攻坚帮扶责任主体考核办法》和《脱贫攻坚乡村主体责任考核办法》,成立考核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暗访等方式进行量化打分。对责任落实不力的,根据《海伦市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规定进行责任追究。二是建立“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第一书记、帮扶部门、乡镇推进组“三位一体”工作队驻村工作,发挥站位高、联系广、政策透的优势,在乡镇党委书记统一领导下,明确分工,各有侧重。三是实行“两个全覆盖”。打破贫困村和非贫困村界限,优先强化老区贫困村的力量,实现243个行政村驻村工作队“全覆盖”;落实3,886名包扶责任人,优先与老区贫困户结成长期帮扶对子,实现全市所有贫困户“全覆盖”。

  4、强化补齐短板,全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

  全市把实现贫困群体“两不愁、三保障”作为脱贫攻坚的首要任务目标,不断加大行业攻坚力度,切实织牢贫困对象的保障网。一是解决好水的问题。目前,我市还有35个贫困村、39个非贫困村没有安装自来水,27个已建未吃自来水的村需要巩固提升。计划分两年实施饮水安全工程,让全市243个行政村全部吃上自来水。在去年投资8000万元,使双录6个老区村全部吃上自来水的基础上,今年投资10,852万元,新建井房48座,新打井49眼,安装净化设备48套、自来水管网144.42万米,完成35个贫困村含8个老区村和5个非贫困村建设任务。目前,已进入招投标程序,年底前可全部完工。同时,投资1,200万元,对27个已建未吃自来水的村进行巩固提升。明年实施的34个非贫困村,目前正在进行规划设计。二是解决好病的问题。我市共有因病致贫人口13,346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43.39%。我们通过实施“四提一降一补”政策,确保贫困户看得起病,吃得起药。“四提”指:普通门诊费核销封顶线由100元提高到150元;乡镇卫生院住院医疗费核销比例由90%提高到100%;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医疗费核销比例由70%提高到85%;脑瘫康复患者核销比例由25%提高到50%。“一降”指:大病医疗保险救助起付线由11,000元降为5,000元;“一补”指:实行慢性病非住院门诊补偿,不设起付线,核销比例100%,最高支付限额5,000元。三是解决好路的问题。按照贫困村通班车、中心屯主路实现硬化的交通脱贫标准,2015年,市里在争取国家资金8000万元的基础上,举债4000万元,修建了52公里的东扎路,使残存多年的“鬼见愁”路得到彻底的改建,圆了沿路24个老区村人们通畅的出行梦。今年,市里对未通硬化路的3个行政村其中含(老区万福村)11.9公里道路进行建设,8月底可全部完工;通过调整运营线路,8个贫困村年底前可全部通上班车。同时,为了提高群众满意度,还将建设300人口以上自然屯硬化路330公里,现正向省交通厅争取计划,待计划下达后,立即组织实施。四是解决好房的问题。省委书记张庆伟同志指出“住房问题是贫困户天大的事”。今年,市里通过聘请房屋鉴定公司,进乡到村入户核查,确认需进行危房改造的贫困户共7,163户含老区村贫困户3216户,其中c级危房5,199户,d级危房1,964户,将通过翻建改造、修缮加固、改造村民闲置房、建设幸福大院等方式,确保贫困户住上好房子、暖屋子。五是解决好贫困户子女就学问题。对全市1,254名贫困户家庭中在校学生,其中老区贫困村418名学生,我们按照国家、省、市教育扶贫相关政策,全部落实到位。同时,在市重点高中第一中学采取降段录取的办法,单独招收100名贫困户家庭学生,确保贫困老区村贫困户家庭学生考入高校的就读机会。六是解决好特困人员问题。坚持与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同样工作标准,同步推进农村低保户精准识别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对重点老区贫困村的贫困人口做到应保尽保。为推行低保线与扶贫线“两线合一”做好基础性工作,待省委有关政策出台后,快速落实。

  5、强化产业扶贫,确保贫困群众持久、稳定增收

  市委、市政府把发展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努力做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一是确定扶贫主导产业。市里围绕富硒产业开发这一主线,确立了大豆、大鹅、鲜食玉米、木耳、菇娘、毛葱、青椒、光伏发电、庭院经济、劳务等十项特色扶贫产业,并根据这些产业分布广、带动强、务工多的特点,成立10个专项推进组,专项抓推进。今年,落实玉米种植面积103万亩(其中,甜糯玉米10万亩)、大豆255万亩、杂粮果蔬等特色种植20万亩,新建万只以上大鹅养殖场20个,对接光伏发电项目163个。在发展黑木耳产业上,新引进的黑臻生物有限公司菌包车间和300栋大棚正在建设,可吸纳贫困户务工500人次;在发展毛葱产业上,抓住龙头企业中际公司扩大产能契机,落实种植面积5万亩,其中在老区的前胜、双泉等村落实面积2万亩以上,可吸纳贫困户务工1,500人次;在发展大鹅产业上,扶持5,000只以上养殖大户43户,其中老区村贫困户18户,带动3,400户贫困户养殖大鹅13.6万只;在发展菇娘产业上,落实种植面积5万亩, 带动3,000户贫困户、6,000以上贫困人口脱贫;在发展鲜食玉米产业上,6家加工企业和合作社吸纳贫困劳动力用工1.2万人次;在发展杂粮产业上,9家加工企业和合作社吸纳劳动力用工1.8万人次。二是密切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入社经营、入股分红、土地流转、直接务工等方式,吸纳3,000多户贫困户进入1,056个扶贫经济体中,其中海北老区村有400户带地入股,使他们在扶贫产业中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三是把发展“两园”作为干部帮扶的切入点。 市里把发展庭院经济作为密切干群关系的重要抓手,号召帮扶责任人采取私人订制、帮产帮销等方式,与全市贫困户15000亩“小菜园”、5000多个“小牧园”全面对接,由订制鲜菜向订制干菜延伸,由普通疏菜 向中草药、花卉等高附加值产品延伸,由贫困户向非贫困户延伸,全市16万户(含老区村68000户)、15万亩庭院空隙资源得到有效挖掘利用。仅包扶责任人投放“小牧园”鹅雏就达17万多只、仔猪2000多头,“两园”既让贫困户增收超千元,又使干部及亲朋吃到绿色有机蔬菜和原生态畜禽,达到双赢目的。

  6、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全面加强扶贫资金使用管理

  务求投入精准,确保扶贫开发项目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一是狠抓资金管理。严格执行扶贫项目公告公示制、村民代表议事制、招标制、合同制、监理制、监查制、扶贫资金报账制、预留10%质量保证金制,保证项目建设有章可循。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明确资金使用方向和用途,落实到实施村。对贫困村,尤其是老区贫困村的水泥路、桥梁等建设项目,全市实行统一建设模式、统一规格、统一图纸。项目竣工验收后,市里组织相关行业部门成立验收小组,集中统一验收。2016年,为老区民强村投资150万元建双孔桥一座,涵桥两座,工程质量标准全部达标。二是狠抓问题整改。对上级审计部门审计发现的资金使用、项目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限定整改时限,全面进行整改,现已全部整改完毕。为确保扶贫项目、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我们举一反三,全面加强监管,目前扶贫领域专项资金审计工作已全面展开。三是狠抓执纪问责。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纪委关于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部署,结合实际制订了《海伦市脱贫攻坚工作责任追究实施意见》,“回头看”工作开展以来,全市调换了32名工作不适应的帮扶干部,对14名工作不力的党员干部进行了严肃处理,其中6名干部给予党纪处分,7名干部给予通报批评,并约谈了一名帮扶部门主要负责人。

  三、调研后的几点启示

  经调查,我们感到,市委、市政府已把脱贫攻坚做为当前及“十三五”期间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在精准识别、精准退出的工作中较好地迈出了第一步,艰苦的攻坚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具体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有益启示,即:“五个必须”:

  1、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必须要准确把握政策执行政策

  政策是指导工作唯一标准和遵循。我市在开展扶贫攻坚中,按照省委办公厅18号文件和30号文件的要求,认真学习政策,深刻领会实质。在具体行动上,统一指挥,上下同步,有序推进,既体现严格执行,又有工作创新,实行三方会诊,三级把关等工作举措,符合上级要求,符合海伦实际,工作精准,群众满意。

  2、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必须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市里在精准识别上,先行一步对比筛查,在帮扶措施上打破贫困村和非贫困村界限,实行两个“全覆盖”。在责任考核上建立乡村主体责任、帮扶责任主体等一系列考核机制,这些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为整个脱贫工作赢得了主动、取得了实效。

  3、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必须要破解瓶颈补齐短板

  紧紧瞄准“两不愁,三保障”是脱贫攻坚的首要任务目标。市委、市政府,克服困难、积聚财力,勇于担当,在解决路、房、水、病等短板问题上全力实行行业攻坚,织牢贫困村对象保证网,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积极响应,得到了受益群众热烈欢迎和及积配合,使脱贫攻坚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卓有成效。

  4、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必须要做好做实扶贫产业

  “输血”有穷尽,“造血”源流长,产业脱贫才能最终脱贫,否则,走不出年年扶贫年年贫的困境。结合海伦的实际,市里确立了以大豆、大鹅、甜糯玉米“两大一甜”为主导,、以木耳、菇娘等为补充的十项特色扶贫产业,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陆续进入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格局正在形成。有了扶贫产业,使脱贫的底气才能更足、信心和决心才更大。

  5、做好扶贫攻坚工作,必须砺炼出一支思想过硬,善打胜仗的队伍

   海伦市在扶贫攻坚中,创建了“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第一书记、帮扶部门、乡镇推进组“三位一体 ”工作队驻村工作 ,落实了 3886名包扶人与贫户结成长期帮扶对子,实现全市所有贫困户 “全覆盖”。在扶贫攻坚回头看的几十个日日夜夜,几千名干部在几百个乡村,几乎废寝忘食、连续通宵达旦,走村屯、住农家 、访贫困、问疾苦、解疑难。全力以赴 抓识别、评农户 ,以血溶于水的情感,奋战在“没有硝烟战场”的前沿。各级干部 “5+2”、“白加黑”全天候工作,与贫困户打成一片,与贫困村结为一体,书写出一些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有的乡镇党委书记走遍了全乡所有的贫困户,有的干部生病了 仍然坚守岗位,有的综合部门天天加班至深夜,有的小病不休息直到病倒在工作岗位,有的孩子高考不能陪伴,家有老人的顾保姆照料,有的新婚放弃休假,有的孩子嗷嗷待哺无暇顾及,有的在工作队调离时,所有村屯群众洒泪相送---可以说,脱贫攻坚工作提振了干部的精气神,架起了党群、干群连心桥。由于有这些感人的付出,艰苦的努力,有了这支“多像当年老八路”的心系革命老区的队伍,才取得了令人振奋的阶段性成果。

  由此可见,只因为有这样一批扶贫的中坚力量,以忠于党、奉献于民的时代精神公而忘私的工作,才使扶贫攻坚在山重水复中迎来了柳暗花明。

  全市的脱贫攻坚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调查中也发现个别驻村工作队在基层组织建设上发力不足;有的贫困村基础设施欠账多、压力大;一些脱贫措施还不够精准等问题,尽管出现在个别地方,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解决。

   四、下步扶贫攻坚的工作重点和举措

  在调研中,我们已欣喜的看到,全市经过开展的精准识别精准退出工作,解决了“扶持谁”;重新组织驻村工作队落实了帮扶责任人,明确了“谁来扶”。现在,全市工作重心转移到“怎么扶”上来,那么究竟怎么扶?市委、市政府又及时召开了推进会议,又重点提出了“五个到位”:

  1、帮扶措施要落实到位。在摸清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好具体、切实可行脱贫规划;要对贫困户区分划类,划出帮扶可脱型和帮扶难脱型两大类,确定好需政策兜底贫困户底数,做到因户施策,确保每户至少参与一项产业。

  2、扶贫产业要对接到位。市里今年新上了2个重点项目,一是国投30万吨生物燃料乙醇,年产值达到26亿元的项目和年均税收1亿元的大豆交易中心项目,年拉动就业2000人。在乡村扶贫产业上,确定了十项特色扶贫产业,成立10个专题推进组,要组织帮助贫困户与这些产业搞好对接。

  3、行业攻坚要推进到位。各行业各部门要重点围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和实现贫困村“三通三有”目标,重点解决好水、路、房、病、就学、特困人员救助、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等七大民生问题,负有行业攻坚责任的单位和部门,按照任务分工,明确工作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确保完成既定任务。

  4、内业档案要规范到位。贫困村贫困户档案管理实现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要做到内容齐全、信息准确、上下一致。

  5、政策要宣讲讲解到位。一要全面掌握政策,向贫困户宣传时能讲清楚,说明白。二要丰富宣传载体,通过帮扶责任人入户宣传、利用宣传标语、宣传牌等方式,让扶贫政策家喻户晓,使贫困户知晓率达到100%。三要营造浓厚氛围,通过电视台开辟专栏、印发宣传单等形式,让广大干部群众知晓市委、市政府抓好脱贫攻坚工作的决心,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

  现在的革命老区海伦,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可谓方向已经指明,坚冰已经打破,航线已经开通。八十五万的老区人民正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为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脱贫奔小康而努力拼搏着,扶贫攻坚继续在路上。

    (海伦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编辑:李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