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肇庆10种扶贫模式助贫困户增收

2017/07/17  浏览量:     

  从2016年4月肇庆市启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以来,怀集县突出产业发展,探索出10种扶贫模式,帮助贫困户走向脱贫致富的道路。

  “以奖代补政策+项目”的“政策驱动”模式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怀集县怀城镇与中山市西区帮扶工作组制定了《怀城镇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扶贫项目奖补实施办法(试行)》,实行“先干后奖”,对从事种植、养殖的扶贫项目,人均年奖补最高可达2000元,从事务工就业每月奖励300至400元,从事农民合作社年奖补最高达2万元。该模式可带动该镇165户632名贫困人口增收。

  “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龙头带动”模式

  该县以市场为导向,引进龙头企业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老区怀城镇梅西村成立“力丰蛇类养殖合作社”,贫困户自愿加入合作社,合作社提供有偿场地、防病药物、销售服务,教授养蛇技术。该项目可带动378户1727名贫困人口增收。老区永固镇引进广东本份农业古方种养投资有限公司,打造“牛世界”扶贫养殖、休闲观光于一体的项目,农户可用水田、林地等入股。一期项目建成后,可提供30个就业岗位,带动200户以上农户增收。

  “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农户参与”的“光伏发电”模式

   该县的下帅乡和坳仔、中洲、马宁、蓝中等镇均引进企业开展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可带动97户358名贫困人口增收。

  “景区景点+农家乐”的“乡村旅游”模式

  该县借助美丽乡村建设的机遇,大力发展以田园风光、生态休闲、生态风景林、乡村民俗体验为主题的生态观光特色旅游业。通过推进这一模式,可带动209户558名贫困人口增收。到今年5月止,下帅乡六桥村和大岗镇上亭浪美村、梁村镇花石村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共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

  “培训+就业”的“培训造血”模式

  按照贫困户的需求,因户精准施策,开展特色种养技术培训。今年以来,该县组织各类培训19802人次,促进了3000名贫困农民外出务工,使20235名贫困人口发展产业增收。

  “信用贷款+政府贴息”的“贴息贷款”模式

  实行扶贫小额信贷贴息贷款办法,以财政扶贫资金为引导,以信贷资金市场化运作为基础,放大扶贫资金效益,着力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投入不足问题,变“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帮助贫困户增收致富。目前全县已有5户贫困户获贴息贷款22万元。

  “输血+造血”的“一户一策”模式

  通过帮扶单位投资购买牛、猪、鸡种苗给贫困户饲养,合作社对帮扶户饲养的禽畜实行保价收购的方式,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目前共投入资金1282万元,帮扶6000多户贫困户,可带动24909人增收。

  “土地租赁+返聘务工”的“租赁反聘”模式

  鼓励和引导贫困户将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并将流转土地的劳动力组织起来,成立各种劳务服务队,返聘到产业基地务工,让贫困户由农民变成产业工人,每人每月可增收1500至2200元,可带动353户1451名贫困人口增收。

  “互联网+产业链”的“互联网+”模式

  运用“互联网+”思维,采取“政府主导、合作社生产、贫困户就业、公司销售”的运作方式,通过组建贫困户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生产运营,网上销售的方法经营,增加贫困户收入。肇庆市地税局以此模式开展的养殖“会龙牌”山地鸭帮扶项目,首期养殖规模2000只,实现年产值60万元,可帮扶近40名贫困人口增收。

  “投资厂房”的“固定收益”模式

  由帮扶单位在该县工业园建设3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将中洲、冷坑镇共8条村贫困户的扶贫专项资金统筹用于投资该项目,由帮扶单位或县工业园管理局招商引入企业,企业按8条村贫困户的入股资金的18%回报率返还给贫困户,并吸纳8条村及附近村贫困户务工,可带动248户977名贫困人口增收。

  (肇庆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赵根树) 

编辑:李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