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西华县老区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调查

2017/07/19  浏览量:     

  西华县是一类革命老区,全县所有乡镇、办都属革命老区。

  现辖17个乡镇、5个办事处,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3个农林场,450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97万人,2012年被定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抓好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按照中央扶贫攻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紧盯2018年整县脱贫和年度目标任务完成,精准识别贫困对象,精心制定脱贫方案,全力发展富民产业,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重新精准识别前,西华县共有贫困人口12919户、41508人,通过问题整改落实和再次精准识别,核减贫困户2735户、9656人,新识别1774户、6027人,返贫104户、387人,最终确认贫困户12367户、40125人,比精准识别前减少552户、1383人。

  一、脱贫攻坚进展情况

  (一)谋划精准,统筹脱贫攻坚思路明晰。一是高规格组建机构。根据工作需要,调整西华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县委书记林鸿嘉、县长田庆杰分别担任组长和常务副组长,相关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新组建的扶贫办机构在全市率先单列,原办公室主任提拔为副处级干部后,将既有丰富机关工作经验又有扎实基层经验的县域副中心镇逍遥镇党委书记选拔担任县扶贫办主任,明确为县政府党组成员,作为县处级后备干部第一人选写入县委常委会会议纪要。二是高标准完善政策。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出台贯彻落实全省脱贫攻坚第三次推进会议精神的意见,结合西华实际制订了《脱贫攻坚实施意见》《产业扶持脱贫实施方案》《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建设指导意见》《贫困村加工厂就业基地建设意见》《2017年涉农资金整合使用方案》《2017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第一批项目实施方案》以及《在脱贫攻坚中加强干部管理的意见》等7个文件,从扶贫资金整合、产业基地建设、贫困户就业方式、任务落实考核等12个方面提出工作标准、推进措施、完成时限等具体要求,确保做到精准扶贫、精准施策。三是高起点统筹谋划。县委书记林鸿嘉在摸清全县农村基础设施家底的基础上,精准领会“三个明显提高”的深刻内涵,充分吸收基层干部和群众建议,创新提出了统筹做好脱贫攻坚年度任务“四个一并”理念,即“2014年、2015年已经脱贫的贫困村基础设施补缺一并进行,2016年已上报未认定的贫困村提升标准一并完成,2017年27个贫困村任务目标一并实施,2018年危房改造和基础设施完善一并启动”,避免了脱贫攻坚工作的顾此失彼,实现了连贯性、统一性和持续性,实现了全覆盖、无遗漏,贫困户、脱贫户和非贫困户高度认同、高度满意。结合西华农村和广大群众需求实际,创新提出了“八个一批”脱贫途径,即“外出打工保障一批、产业扶持分红一批、儿女赡养退出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一批、乡村保洁固定一批、工厂就业稳定一批、提高低保支撑一批、小额贷款拉动一批”,为全县不同类型的贫困人口提供了量身裁衣精准帮扶的现实路径。

  (二)创新宣传,扶贫精神传达有效迅速。一是善借媒体巧宣传。2016年7月,县委书记林鸿嘉通过深入调研和思考,率先在全国、全省创建了第一个由县处级干部、乡镇党政正职、县直委局一把手、驻村第一书记、村支部书记等700多名各级干部组成的扶贫攻坚微信群,并主动担任各群群主,用四个微信群领导和主导全县扶贫攻坚的每一项业务政策的精准指导和具体工作的推进。2017年4月21日,全省脱贫攻坚第三次推进会议结束后返回西华途中,林鸿嘉同志即用语音方式通过扶贫攻坚微信群向全县780名各级干部原汁原味传达了省委书记谢伏瞻和省长陈润儿两位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将“六个一”的要求、“三个零差错”的标准和“三个显著提升”的新思想、新要求,在第一时间传达给全县扶贫一线干部。各乡镇当晚或第二天上午(周六)即召开更大范围的乡镇村干部会议进行了学习贯彻。四个微信群中展示脱贫攻坚工作的信息、照片和视频每天达到几百条,累计近10万多条次。林鸿嘉同志通过扶贫攻坚微信群,每天直接指导、安排全县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省、市扶贫各类指导意见和会议精神,西华均在第一时间直接传达到基层一线干部。目前微信群已成为西华各级干部在脱贫攻坚中“工作安排零时差,交流零障碍,排忧解难零等待,信息宣传零距离”的新平台。在这里工作时刻有对比,时刻有进展,比出了干劲,比出了士气,比出了成效。二是编织网络全覆盖。西华县在“爱西华”微信公众平台和县电视台、县广播电台开辟精准扶贫专栏,及时传达中央省市各项政策和精神,宣传县乡村和帮扶单位、帮扶人员的经验做法。向群众发放《精准扶贫政策读本》、宣传页、明白卡等2万多份,刷写墙体标语、悬挂宣传条幅1.5万条幅,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切实提升了群众对精准扶贫的知晓度、认可度和满意度。三是会议传导压责任。西华县先后召开专职扶贫副书记、扶贫专干培训会26次,县乡村三级干部脱贫攻坚推进会11次,通过随时暗访、业务培训、现场提问等方式提升了各级干部的业务技能和帮扶能力。5月12日脱贫攻坚第10次推进会上,县委书记林鸿嘉现场随机抽查考试,并对精准扶贫政策应知应会业务知识进行了专题辅导。县委常委班子逐级传导压力,确保工作天天有变化、周周有进展、月月有突破,脱贫攻坚氛围非常浓厚。

  (三)坚持问题导向,工作推进扎实有力。一是牢牢把握问题导向推进工作。以问题导向树立学习导向,要求县、乡、村干部必须成为脱贫攻坚的行家里手、业务能手,必须学深、学透、学精上级政策和精神;以问题导向树立标准导向,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规定动作不变样,全面提升档卡规范的水平;以问题导向树立过程导向,用绣花的功夫做好各项工作,把精准扶贫的过程变成进一步密切党和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变成促进问题整改的过程;以问题导向树立目标导向,把全面整改问题、实现“三个零差错”作为既定目标不放松。二是坚持“三个一”制度赢得民心。即各乡镇和帮扶责任单位每周开一次贫困户座谈会,听取意见、了解心声,掌握真实情况,认真落实帮扶责任;每半月走访一次贫困户办一件实事,与贫困户心贴心的交朋友,力所能及的帮他们办实事,赢取他们的认可和满意;每月召开一次研讨分析会,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扎实推动工作。三是以点带面同步推进工作。以5月27日乡镇长、扶贫副书记和全体驻村第一书记等160多人现场会为引领,在全县所有乡镇和办事处用示范村现场会方式,抓点带面,以先进带后进,实现了各乡镇贫困村、脱贫村和非贫困村同步前进目标。四是步步为营打好阵地战。县脱贫攻坚6个督查巡查组与各乡镇组织专业队伍,按照分村排日,逐村审核、逐村过关的办法,打阵地战,确保档卡规范化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四)严格程序,整改规范档卡不走样。西华县把规范档卡作为问题整改的有力抓手,通过进一步整改规范档卡促进问题整改见成效。一是广泛普查到位。严格落实“四个必到”,逐户、逐人认真核对、精准普查所有信息,确保填写准确无误。脱贫责任组组长、驻村第一书记、村支部书记,主动扑下身子与贫困户交朋友、拉家常,核准人口、土地、劳动力等基础信息,算好算准家庭收支账,做到不漏项、不错填,把好精准扶贫第一关。二是民主公开到位。严格按照“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程序,让群众完全参与进来,杜绝弄虚作假,切实提高识别、退出的精准度,提高群众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三是认真审核到位。严格实行审核责任制,由村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脱贫责任组组长对每家每户的信息审核、把关、签字,确保填写的每项内容都实事求是、准确规范,坚决杜绝作风浮漂、敷衍应付、不严不实等问题。四是规范入档到位。严格按照“2014、2015年整理归档、2016年校准归档、2017规范归档”的要求,紧贴《河南省脱贫攻坚档案资料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不变通,全县统一印制了贫困户档卡资料110万余份,县乡村户全部按照目录和清单规范整理档案。

  (五)督查密集,敢于碰硬较真问责。从县直机关选拔业务能力强、责任感原则强的24位同志,成立了6个专职督查巡查组,坚持问题导向,密集督查全覆盖,敢于碰硬、敢于较真,共计发现各类问题90条次,约谈相关责任人9人次,举一反三,即行即改。以严格的督查巡查、严肃的成效落实、严厉的追查问责,推动问题彻底整改和标准持续提升。

  (六)突出脱贫重点,统筹整合。突出我县脱贫攻坚工作重点,研究出台了西华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西华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实施方案。整合范围具体包括20类61项中央财政资金、13大类28项省级财政资金。按照全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根据2016年上级财政部门下达的脱贫攻坚资金额度和2017年提前告知项目资金,预计2017年将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37577.23万元。截至目前,第一批已统筹整合资金15723.8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2798万元,省级资金2796万元,市级资金129.8万元。其中:用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5657万元;文化广场建设405万元;水冲式厕所项目81万元;健身器材建设81万元;村室建设项目22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脱贫攻坚项目3244.8万元;以工代赈建设项目189万元;少数民族发展建设项目50万元;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2410万元;雨露计划培训项目20万元;产业扶贫基地建设项目916万元;精准扶贫就业基地项目2450万元。第二批已统计统筹整合的上级追加资金13126.5万元,其中中央资金8884.4万元,省级资金2582.1万元,市级资金6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1600万元。目前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正在研究制定第二批整合资金项目实施方案。

  二、主要经验

  (一)突出一个“准”字,一村一村查找问题。坚持重点查摆和全面查摆相结合,重点整改和全面整改相结合,把5月份确定为“问题集中整改月”,6个督查巡查组对17个乡镇和有脱贫攻坚任务的两个办事处开展了3轮督查巡查,覆盖到所有的行政村。各乡镇和村级脱贫责任组,结合反馈问题和自查,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任务、整改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逐个过关、逐条销号,确保按照省市确定的时间节点全部整改完成。

  (二)突出一个“严”字,一户一户校准档卡。实行严格的评估,严格落实四个“必到”,实施逐户逐人核查,查摆档案资料内容填写的完整性、收支关系的逻辑性、帮扶措施的可操作性等问题,强化档案资料规范化管理,确保贫困户一户一档资料齐全。结合“两学一做”常态化教育,提出了扶贫干部“四带”工作要求,即扶贫干部要带着思考学习到位,熟练掌握各项扶贫政策和整改规范要求;要带着感情走访到位,用走亲戚的方式到群众家中去,拉家常,问冷暖,建立感情,一件件小事不仅赢得了贫困户的好感,也通过细致入微的工作更多的赢得了周围非贫困户群众的赞扬;要带着责任填写到位,与群众一起算账、一起填表,确保各项数据精准无误;要带着担当落实到位,讲清政策要求和数据内涵,制定好符合实际的帮扶措施,让群众全程参与、深度参与,让群众充分理解、签字认可,这个过程也是让他们了解扶贫、了解工作、了解干部的过程。尤其是在核查收入和公示公告两个环节的工作,要求驻村第一书记和脱贫责任组长,把好这个关口,在精准在识别的基础上,该完善的完善,该公开的公开,该开村民大会的开大会,堵住程序上的漏洞,倒逼改进提高档卡整改工作质量。坚决杜绝贫困户签字、贫困户申请表等群众签字项目一支笔代写现象,一经发现一票否决并严肃追责。

  (三)突出一个“强”字,抓好一项一项帮扶措施。县委书记林鸿嘉同志创新提出的“四个一并”脱贫理念和“八个一批”脱贫路径,就是要把扶贫工作由“大水漫灌”变成“精准滴灌”,不断强化各项脱贫措施,寻找发展致富的“命脉”,将扶贫资金、资源用在该“使力”的点上,用在真正为民增收的产业上,为不同类型的贫困村、不同类型的贫困户,制定切实可行的基础设施改善方案、贫困户帮扶计划,帮扶责任人具体负责一项一项落到实处、见到成效,为如期顺利脱贫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突出一个“细”字,一笔一笔审核资金。西华县细查各类扶贫资金用途,县纪委、检察院、扶贫办、审计局、统计局和财政局等相关单位严格审核各类资金使用情况,并在全市率先出台《村干部及主要关系人申报扶贫资金核查办法》。2017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3.9亿元,已经到位资金1.59亿元。同时,借助省财政厅、省审计厅来西华对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审核的机会,既找准了差距和不足,又摸清了家底,为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科学化和确保“零差错”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突出一个“实”字,一条一条落实政策。县委、县政府设定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相协同的时间表,早建机制、早作规划,在政策上留出一定的缓冲期,“摘帽不摘政策”,进一步培育和巩固自我发展能力。加大低保核查力度,通过清除“人情保”“关系保”,彻底纠正漏保,做到“应保尽保”。开展了为期15天的危房核查,让更多贫困群众享受到政策的阳光雨露。通过保险扶贫机制,和人民财产保险公司签订协议,投入500多万元,为全县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投保大病医疗补充商业保险,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充分发挥无人机产业优势,利用无人机植保对全县所有贫困村开展“一喷三防”,西华县还切实加大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加强教育、水利、危改、电力、交通、天然气等部门扶持政策的实施力度,让贫困村、贫困人口分享到更多的政策红利。

  (六)突出一个“担”字,一级一级责任到人。县四个班子领导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在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每周第一个完整周的周五“扶贫日”当天全部深入贫困村中,联系群众、督促专项工作落实,努力提升扶贫工作水平;承担帮扶任务的部门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全部在当天进村入户,开展各类帮扶工作;建立了乡镇党委书记负总责、乡镇长专职专责抓扶贫、扶贫专职党委副书记协助抓的工作新机制,每个乡镇配备不少于20人的专职队伍。成立了425个村级脱贫责任组,其中113个贫困村责任组组长由副科级干部担任。派驻的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长,原则上凡是副科级的免去原单位职务,组织关系调到乡镇,挂职乡镇党委委员;股级干部免去其原单位职务。进一步夯实了各级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村级脱贫责任组的具体责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帮扶责任,派出单位的后盾责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直接责任,形成了县乡村层层抓落实、合力促攻坚的良好局面。

  三、存在问题及打算

  西华县脱贫攻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和薄弱环节。一是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还有12367户、40125名贫困人口,2018年要实现全部脱贫摘帽,剩余不到两年时间,如期脱贫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二是行业政策落地进度较慢。一些部门的专项方案刚刚出台,一部分贫困户还没对接上,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还没有彻底打通。三是基础设施缺口较大。2014、2015年脱贫村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非贫困村项目较少较小,村级集体经济普遍薄弱等等。

  下一步,西华县委、县政府将把激发内生动力作为精准脱贫之本,把问题全面整改落实作为提升之路,把精准帮扶作为联系贫困户的重要纽带,以“绣花”的苦功夫、真功夫、硬功夫,确保做到“六个一”、实现“三个零差错”、提升“三个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以脱贫攻坚的实际成效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四、几点思考

  1.西华县在抗日战争中曾是豫东特委的所在地,也是彭雪枫、吴芝圃、肖望东部三军会师的地方。这是建有“杜岗会师纪念馆”,还有原军委副主席张震将军题写碑文的“杜岗会师纪念碑”,还有多处革命遗址遗迹。西华县老区人民为民族独立和新中国建立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如今,他们中还有不少人尚未摆脱贫困,生产和生活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各级党委、政府应给予他们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社会各界也应感恩老区、回报老区、支持老区建设。促进老区加快发展,让老区人民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2.在调研中我们看到,西华县各级干部怀着对老区人民的深厚感情,工作在老区一线,同老区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省、市、县、乡各级职能部门对口帮扶贫困村、贫困户,舍得投入真金白银,使老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困面大幅缩小,贫困人口大量减少。我们对他们的扎实有效地工作表示礼赞。

  3.西华县老区地处黄泛区腹心,历史上就是有名的重灾区。经过老区人民多年奋斗,西华各项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毕竟原有的基础差、底子薄,脱贫攻坚任务仍然任道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所以应实事求是对看待老区脱贫攻坚,扎扎实实做好每一步工作。不但使老区人民早日脱贫,而且尽量防止其中一些人又返贫。综合施策,长远规划,打好老区脱贫攻坚战。

    (西华县老促会)

编辑:李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