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2 浏览量:
根据年度活动计划,市老促会会长何茂兴一行,于今年3月至5月,先后深入恩阳区、巴州区、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的15个村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巴中曾经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首府。作为典型的革命老区和连片贫困地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打响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取得了阶段性胜利。通过本次的实地调查,所到贫困村的整体面貌发生着明显变化,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贫困人口的获得感普遍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全面提升,“感谢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感谢各级干部的用心帮扶”等发自肺腑的声音处处可闻。按照“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的标准和“村七有、户七有”的要求,这些村将在2018年全面实现脱贫目标。
扶贫成果实在实惠
强化基础改条件。以路、水、电、通讯为重点农村基础设施是一个地方建设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贫困村脱贫攻坚战役的坚中之坚。通过两年的艰苦努力,15个贫困村硬化村道公路70公里,占村道总里程76公里的92%,硬化社道公路66公里,占社道总里程155公里的43%。整治病害水利工程67处,恢复和新增蓄水133万立方米,5399户村民吃上了安全水,占总农户的96%。农村电网率先升级改造,农户用电供给率达100%,其中:国家电网供电5135户、小水电供电467户,分别占92%和8%。村村通了光纤电视,移动和联通网络全覆盖。恩阳区观音井镇万寿村10公里村道公路全部建成了柏油路,12公里社道公路全都浇筑成水泥路。南江县关坝镇小田村,投入两套净化设备,对人畜饮水工程实行净化改造,还延伸供水管道2100米,全村群众自古以来饮水难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路、水、电、通讯等重点基础设施的全面改善,为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村民对此无不称心叫好,纷纷点赞并感谢与之付出辛劳的各级领导和基层干部同志。
因地制宜置产业。通过对这些村产业发展的调查总体情况是,基本实现了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经营项目,人人有增收来源。从统计数据看,15个村共发展有各类农业产业经营实体25家(合作经营17家、独资经营7家、合资1家),项目链接2178户;发展种植业面积8242亩(其中:核桃1676亩、芦笋780亩、花椒1600亩、中药材1400亩、养鱼1230亩、七彩林业1150亩);养殖牛羊兔共71619头只(其中:养牛719头、羊900只、兔7万只);建有种养业深精加工厂3家,厂房 36466平方米,其中,通江县火炬镇苟家坝村肉牛加工厂建厂房32016平方米,设计年屠宰加工能力3万头,已完成建设投资11000万元,占总投资计划的76%,有望2017年底建成投产。恩阳区观音井镇万寿村、巴州区曾口镇秧田沟村、通江县文峰乡文峰村、平昌县云台镇龙尾村等以生态种植业为特色带动乡村观光旅游和休闲康养业发展项目正在加紧推进。平昌县粉壁乡火花村辖10社、547户、2060人,村两委抓住实施产业扶贫机遇,先后种植花椒1600亩,建花椒产品保鲜冷冻库150平方米;种植商品蔬菜300亩,通过帮扶单位国家司法部牵线搭桥,产品直销监狱的定向市场。南江县五郎村从乐坝招引业主蔡国成,投资500万元在海拔1100米的高山上建起肉兔养殖合作社,当年饲养种兔860只、肉兔2万只,实现利润18万,2017年又为该村17户贫困户分别提供40-60只种兔,并负责其肉兔统一组织销售,预计当年户均增收8000元。调查可见,实施产业扶贫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脱贫攻坚、致富奔康的着力点,是稳定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的必由之路。
改危搬迁建新居。为保障贫困群众住房安全,近年来,调研村紧紧抓住脱贫攻坚机遇,坚持以巴山新居为载体,以项目扶持为支撑,以群众自主为前提,强力推进异地扶贫搬迁和危旧房的改建。据统计15个村的1111户建卡贫困户中:迁居建新房553户(其中:集中建395户、分散建158户),旧房原地改造289户,在乡场镇购房38户,改危搬迁率占贫困总农户的79.2%,基本实现了贫困农户住房安全的既定目标。平昌县青凤镇枫香村54户贫困户有21户集中住进了聚居点,20户分散在原地新建,还有13户对旧房进行改造加固和功能提升。调研中,当看到那昔日住着破旧危房的贫困户如今住上了规划错落有致、建设质量上乘、功能配套齐全、环境青山绿水的新居,我们十分羡慕,更感到万分惊呀,这,又是一场革命,将贫困群众的居住水平一跃前跨了几十年,从此过上了不再愁住的安居生活。
在扶贫攻坚中,各村还实施了教育扶贫,确保贫困学子不辍学,以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开展卫生扶贫,实施大病救助,竭力遏制因病返贫问题发生。
脱贫方法切实可行
强化责任倾力扶。我们通过看现场、听介绍,与基层干部群众座谈,深深地感触到脱贫攻坚战役呈现出“念兹在兹,唯此为大”,攻坚克难,务求全胜的良好态势。(一)压实责任。各级党委、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逗硬落实了“一把手”负总责,部门“一把手”负全责,实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全面形成攻坚合力。(二)倾力帮扶。我们所到贫困村,都有1个县级领导联系,1个以上的部门帮扶,1个工作队进驻和第一书记在岗,农业技术指导到位,每个贫困户至少都有1名干部职工挂包,实现了对贫困对象覆盖无空白,帮扶人员在岗不脱档。(三)严格督查。层层组建督查考核队伍,坚持在时间上定期与不定期结合,在方法上明察与暗访并举,在成效认定上官方考核与三方评估和群众认可同步,有效地克服了弄虚作假,欺下瞒上,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现象的发生。
引导群众全力干。在这场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战役中贫困群众既是扶持的个体,又是受益的群体,更是责任的主体。一是认识必须干。通过多种形式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充分认识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清楚明白“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的古训,必须珍惜和抓住良机,振作精神,艰苦奋斗,摘掉贫困帽,走上致富路。南江县仁和乡中坝村贫困户李中彬,利用2万元产业扶持资金起家,养牛13头和养猪6头,加上打短工等年收入8万元,一举甩掉贫困帽。二是引导主动干。教育引导贫困群众自觉克服等、靠、要思想,拚弃懒堕致贫、乞求施舍的日子,树立自立自强、艰苦奋斗、脱贫光荣的责任意识,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己的家园自己建。平昌县粉壁乡火花村以农民夜校为平台,坚持对贫困群众进行“不言人坏、要记人好,不说人短,要学人长,不比人穷,要赶人富”方面的教育,丢掉等、靠、要,借力挂、包、帮,自立自励,光荣脱贫。该村4社邓文海因本人患肺结核和糖尿病致贫,长期靠救济度日,在扶贫攻坚中受到启发,激发妻子和儿子吃苦发奋,养猪出栏22头,养鸡100只,种商品蔬菜3亩,2016年家庭纯收入达到3.3万元。三是教会怎么干。强化对贫困群众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的培训,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各地采取定期技能培训、就业创业培训、现场观摩培训、印发技术资料等形式,提升了贫困群众从业的实用技能,为脱贫致富插上了助飞的翅膀。
创新机制强力保。创新和完善扶贫工作相关机制是脱贫攻坚成败的关键。一是创新了扶贫资金投入机制。在扶贫资金投入上,坚持政府规划统筹,部门力量整合,资金捆绑使用,实施分项负责,考核各记其功的运行机制,有效地解决了过去部门单打独斗、资金使用分散、难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问题。据调查村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扶贫投入累计达18206万元,其中:政府性投入13596万元(专业扶贫投入5891万元,行业扶贫投入7705万元),占总投入的75%,很好地解决了贫困村以村社公路、饮水蓄水、危旧房改造等基础实施建设投入问题,扶贫产业发展的支持问题,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方面配置问题,为幸福美丽和谐新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通江县火炬镇苟家坝村创立的“5+1”和“两免一补”为内涵的小额信贷模式的实践证明,不仅很好地解决了贫困对象贷款难问题,而且又为金融企业防范了经营风险,该村97户贫困户小额贷款额达200万元。二是创建了扶贫效益分配机制。通过实践探索,创立了以股份合作经营新模式,即:将政府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捆绑行业支农发展资金、部门帮扶资金等纳入股权量化给贫困户所有,凭股权参与效益分配,不仅解决了贫困农户对资金持有分散、自身缺能力经营、难以持续收益的问题,而且有效地解决了龙头企业和农村专合组织等发展融资难题,同时,又为贫困户开辟了流转土地收租金、入股资金分红利、企业务工挣现钱等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提供了保障。恩阳区观音井镇万寿村对贫困户实行“双优先”(即:优先流转贫困户土地、优先安排贫困户进园场务工)、“双保底”(即:土地租金保底、股金收益保底)、“双返利”(即:劳务固定返利、收益利润返利)的利益分配机制,通过去年收益分红的首次兑现,得到了贫困群众的一致认可。三是创新了扶贫救助保障机制。坚持政府救助与社会帮扶结合,实行助学和防辍学并举,建立贫困户学生数据库,落实贫困学生助学政策,对贫困学生资助实现了全覆盖;认真实施了《巴中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扶助办法》,按照“分级诊疗、一站办理、分类扶助、整合资金、政府兜底”的原则,实行先诊疗后结算制度,保障了贫困患者及时治疗和康复。对丧失劳动能力和未成年儿童且失去赡养和抚养条件人员,以全部纳入了农村低保兜底救助。巴州区曾口镇秧田沟村贫困户张道义,本人患肺气肿,老伴有冠心病,儿子已去世,孙子在巴二中读书,在扶贫救助中,解决了孙子的学费和生活费,本人两年住院费用近2万元,享受优惠政策报销后,自付2040元。
面临问题及其建议
在扶贫调研中发现,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从扶持对象看,贫困村的建卡贫困户享受优惠政策多与非贫困村的建卡贫困户享受优惠政策少的矛盾;从致贫因素看,外因致贫脱贫易与内因致贫脱贫难的矛盾;从扶持空间看,扶贫项目核心区群众受益多与边远区域群众实惠少的矛盾;从脱贫时间看,先期脱贫对象受益少与后期脱贫对象实惠多的矛盾;从工作趋势看,贫困群众当年脱贫达标易与未来提升脱贫成效防返贫难的矛盾。这些矛盾大多产生于发展过程之中,且只有在发展中去逐步化解。
根据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各地各部门要清醒认识全市脱贫攻坚任务的繁重性、艰巨性,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进一步深化认识,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真正做到念兹在兹、唯此为大,凝心聚力,以决战决胜的信心、不胜不休的决心,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确保圆满完成今年脱贫攻坚任务”的要求,为此建议:
落实精准再识别。应广泛听取、认真研究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要求,对应列入而漏列入和先期脱贫又返贫的贫困户,应因户施策、加大扶持力度。无论是贫困村或非贫困村的建卡贫困户享受优惠政策应该同等,一些临界贫困村特别是边远村,在路、桥、水、电等基础、公益设施建设上,都应加大项目投入力度,缩小建设发展差距,实现公共资源配置基本均等化。
主攻发展抓产业。要组织力量,深入实地,找准优势,突出特色品种,定位于最适宜区,帮助后发贫困区域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有效地解决产业发展同质化、低端化问题。要优化资源配置,强化项目服务,促使扶贫产业项目开发一个、建成一个,发展一个、壮大一个。
重视扶智提精神。要用习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一系列重要讲话,弘扬老区精神,加大对贫困者的教育引导工作力度,自觉拚弃等、靠、要,激发战胜贫困的精、气、神,自立自强,光荣脱贫,勤劳致富。
强化基层抓班子。为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特别是党支部在落实扶贫措施,巩固扶贫成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对个别软、散、懒且已失去群众信任的村级班子,应加大整顿建设力度,培育选准新的勇于担当的领军人。
(巴中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编辑:李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