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明水县老促会:大项目落地生根 惠老区助推脱贫

2017/09/02  浏览量:     

  明水县委县政府对老区高看厚爱,动真的、来实的,围绕草原优势,2013年引资4.3亿元,在通达镇勇跃老区村建全县最大畜牧产业园区,帮老区圆依草兴牧梦,经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园区规模形成,而且产生了孵化功能和磁场效应。2014年黑龙江省绿野牧业有限公司到园区投资兴业,一举投入4.74亿元,实施万头生态奶牛牧场项目。场区占地面积75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已建成泌乳牛舍10栋,面积10万平方米,建青贮窖5个,6万立方米;粪便处理池3个,干湿分离。2015年初,引进乌拉圭“荷斯坦”优质后备奶牛5000头,科学饲养管理,奶牛发育健康,现已到了产犊盛期,截止去年末,已成功产犊3000多头,其中母犊率90%以上,目前奶牛存栏已超万头,年产鲜奶12万吨,产品直接销往伊利集团,年销售额9000万元以上,公司年生产总值2.16亿元,可创利润0.72亿元。园区引带拉动乡镇12个中心园区,村级60个子园区。园区的建设,绿野牧业的落地,拉动了老区村养殖产业兴起,惠及了老区村百姓,助推了老区村脱贫致富。

  兴起产业拉动脱贫。勇跃村有资源优势,有养殖习惯,但没有龙头引带,产业没形成气候,始终处于小规模、小群体,小打小闹状态,绿野牧业落地生根,给勇跃村畜牧业带来了希望,村两委班子抢抓机遇,顺势而为,调整思路,决心以绿野牧业为依托,在农村工作摆布上,发展动态上,跟进措施上把养殖业朝主导产业推进,全村兴起了养殖热,使畜牧业得到长足发展。家家搞养殖,户户上畜牧,贫富共参与,畜牧产业成为脱贫攻坚的新引擎。贫困户积极从事养殖业,实现增收致富。几年的强势推进,培植肉牛家庭养殖场2个,肉羊养殖小区3个,蒙古马养殖场1个,生猪养殖合作社3个,东北民猪养殖场1个。50头以上肉牛养殖大户6户,100只以上肉羊养殖大户12户,全村奶牛存栏1570头,生猪存栏达10721头,肉羊存栏达6700只,肉牛存栏达4782头,蒙古马210匹,家禽饲养量达8900只,实现了规模化推进,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养殖成为强村富民的优势产业,撑起了村经济半壁江山。围绕绿野牧业,傍龙头,当配角,调结构,促增收。辟建青贮玉米种植基地,面积达3万亩,每亩比普通玉米增400元,可为农民增1200万元。

  开发资源加快脱贫。勇跃村有1.2万亩优质草原,发展畜牧业条件得天独厚,但由于草原管理不到位,草原内挖药取土任意,放牧打草随便,自然风化沙化侵蚀,草原生态受到破坏,植被大幅下降,严重影响了畜牧业发展。绿野牧业坚持治理草原,严管草原,保护草原,利用草原并重的理念,警醒了村干部,村效仿绿野牧业的做法,按照国家《草原法》的基本规定,依法制定出台了草原管理办法,改革完善草原承包,管理、使用、保护机制,采取刚性手段加强草原生态的保护,并坚持管理利用结合,管理在先;开发保护并重,保护为首,使草原生态得到保护和恢复。为了增加草原植被,提高牧草质量,先后两次投资240万元,改草1万多亩,年实现增收500万元,全面清楚地划分定位放牧区,割草区,围栏养草区,提高了产草量,提升了草质,增强了载畜能力,为依草兴牧,脱贫致富打牢资源基础。从而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产业优势为经济优势,经济优势为脱贫致富优势。

  促进就业助推脱贫。绿野牧业经营规模大,生产空间广,为农民进企业务工创收提供了方便条件,绿野牧业成为富余劳力就业淘金的富矿,企业本着就近用工,贫困户优先的原则,为勇跃村农民,尤其贫困农民务工就业打开了绿色通道。绿野牧业常年用200多名固定工人,这些人大都来自勇跃村,其中吸纳贫困农民50多人,人均月收入3000元以上,农户托管养奶牛38头,农民高兴地说:“足不出村,就地务工挣钱,还不耽误家里的事,真是一举多得,多亏绿野牧业来我村发展兴业,真是互惠双赢”。

  培肥地力支撑脱贫。绿野牧业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奶牛数量越来越多,贡献给农业的肥料与日俱增。年产粪便通过发酵制成优质农家肥2250立方米,可培肥地力20000亩,有机肥的投入施用,既可改善土壤结构,又促进绿色发展,既可降低种地成本,又可促进农业丰收。初步预算,施农家肥比施化肥亩节约40元,年可为农民减少投入80万元;生产出的绿色农产品又可卖上好价,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目前,勇跃村是六畜兴旺,展现了牛争吼、猪争鼾、羊争咩、禽争鸣的喜人景象,真的是赶着牛,牧着羊,养着猪就进步脱贫致富奔小康啦。

    (明水县老促会 白云)

编辑:李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