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2024/04/21
2024/04/19
2024/04/18
2024/04/17
一个至今没有手机信号的山村,一所只有一间教室的小学,走出了11名大学生。他每天准备7节课,一教就是27年
2012/10/15
杨铁钢,承担并完成了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棉花优质简化栽培技术体系”、“棉花优质高产立体栽培技术体系”、“棉花株型栽培及其计算机专家管理系统”、“小麦棉花两熟高产高效综合技术体系”,省科技先进工作者和科技星火工作先进个人。
2012/10/12
“李书记帮我们装上了路灯,如今晚上走动可方便了。”晚饭后爱找人拉呱的宁化县曹坊乡下曹村村民曹生老,这一段的话题总是离不开村里的路灯。曹生老说的李书记,是福建农林大学到村里挂职的支部第一书记李健英。
2012/10/11
姚福康,47岁,宁德市蕉城区农业局土壤肥料技术站站长。自1986年以来,他一直耕耘在“三农”工作第一线,为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先后获得“福建省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促春管保春耕指导服务活动先进个人”、“全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宋启明,男,46岁,中共党员,河南省科普带头人,河南省科技服务热线12316专家服务团成员,首届驻马店市科技特派员,园艺工程师。先后被评为市县科技工作先进工作者、优秀农技协带头人、科普先进工作者、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并获得汝南县第九批、第十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一提起“五毒”之一的蜈蚣,别人望而生畏,而他却“情有独钟”——方城县独树镇马库庄村农民徐长龙为之“钟情”了30年:蜈蚣成了徐长龙致富的“独门绝技”。
2012/10/10
47岁的范妹锁,已经在讲台上站了27年。从1985年毕业至今,他就一直在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最偏远的寄宿制学校任教,把青春、爱心全部奉献给了山区的教育事业。
14年前,身为少校级军官的他放弃了大城市,只身来到广东肇庆市广宁县偏僻的小山村黄盆村;14年后,他用自己的双手,将荒山变成林木葱郁、鱼鸭欢唱、生猪满圈的生态农场。他就是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八一生态农场场长贾东亮。
2012/10/09
“阳光香稻”、 “冰糖味水稻”、“节能型水稻”……这些听起来十分稀奇的水稻品种,不是出自哪个科研机构,而是出自一个农民之手。他就是农民育种家银功选。他42年致力于水稻育种研究,让一个个颇具特色的水稻新品种造福当地农民。
秋风乍起,田园飘香。9月2日,在虞城县李老家乡唐楼村葡萄种植园里,一株株葡萄苗经过雨水的洗礼,好似妙龄少女,随风摇曳。见到大学生村干部杨艳华时,她正在葡萄园里为葡萄苗打杈。
2018/05/18
2018/05/17
2020/09/08
2020/08/31
2020/08/26
2025/01/03
——海安市“两会”到大公镇常河村检查验收定向募捐公益建设项目
竹溪县: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2024/04/21
中原突围纪念馆与空军预警学院携手共建“大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
2024/04/19
阳春市委书记、市长李谦常到春城街道蟠龙老区村调研“百千万工程”规划建设工作
2024/04/19
八路军研究会太岳分会赴川陕苏区首府巴中考察暨捐赠
2024/04/18
蕲春老区:小艾草 大产业
2024/04/18
荆楚坚挺根据地 鄂赣壮烈革命区
2024/04/17
瑶山深处秉烛人
一个至今没有手机信号的山村,一所只有一间教室的小学,走出了11名大学生。他每天准备7节课,一教就是27年
2012/10/15
铁钢意志绵柔心
杨铁钢,承担并完成了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棉花优质简化栽培技术体系”、“棉花优质高产立体栽培技术体系”、“棉花株型栽培及其计算机专家管理系统”、“小麦棉花两熟高产高效综合技术体系”,省科技先进工作者和科技星火工作先进个人。
2012/10/12
李健英:让下曹古村焕发新姿
“李书记帮我们装上了路灯,如今晚上走动可方便了。”晚饭后爱找人拉呱的宁化县曹坊乡下曹村村民曹生老,这一段的话题总是离不开村里的路灯。曹生老说的李书记,是福建农林大学到村里挂职的支部第一书记李健英。
2012/10/11
姚福康:农民信赖的“土人”
姚福康,47岁,宁德市蕉城区农业局土壤肥料技术站站长。自1986年以来,他一直耕耘在“三农”工作第一线,为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先后获得“福建省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促春管保春耕指导服务活动先进个人”、“全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2012/10/11
汝南菜农的“活财神”
宋启明,男,46岁,中共党员,河南省科普带头人,河南省科技服务热线12316专家服务团成员,首届驻马店市科技特派员,园艺工程师。先后被评为市县科技工作先进工作者、优秀农技协带头人、科普先进工作者、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并获得汝南县第九批、第十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2012/10/11
方城徐长龙:“钟情”蜈蚣三十载
一提起“五毒”之一的蜈蚣,别人望而生畏,而他却“情有独钟”——方城县独树镇马库庄村农民徐长龙为之“钟情”了30年:蜈蚣成了徐长龙致富的“独门绝技”。
2012/10/10
范妹锁 与大山血脉相连
47岁的范妹锁,已经在讲台上站了27年。从1985年毕业至今,他就一直在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最偏远的寄宿制学校任教,把青春、爱心全部奉献给了山区的教育事业。
2012/10/10
贾东亮:“少校农民”科技兴农
14年前,身为少校级军官的他放弃了大城市,只身来到广东肇庆市广宁县偏僻的小山村黄盆村;14年后,他用自己的双手,将荒山变成林木葱郁、鱼鸭欢唱、生猪满圈的生态农场。他就是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八一生态农场场长贾东亮。
2012/10/09
农民育种家银功选和他的“特色水稻”
“阳光香稻”、 “冰糖味水稻”、“节能型水稻”……这些听起来十分稀奇的水稻品种,不是出自哪个科研机构,而是出自一个农民之手。他就是农民育种家银功选。他42年致力于水稻育种研究,让一个个颇具特色的水稻新品种造福当地农民。
2012/10/09
杨艳华和她的农业合作社
秋风乍起,田园飘香。9月2日,在虞城县李老家乡唐楼村葡萄种植园里,一株株葡萄苗经过雨水的洗礼,好似妙龄少女,随风摇曳。见到大学生村干部杨艳华时,她正在葡萄园里为葡萄苗打杈。
2012/10/09
“结对帮扶”不是“给钱送物”
2018/05/18
莫把“扶贫”变“扶亲”
2018/05/18
缩小城乡差距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2018/05/18
《摆脱贫困》 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启示
2018/05/18
发展全域旅游促进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
2018/05/17
脱贫攻坚离不开一个“实”字
2018/05/17
王健会长的三条建议是我们基层老促会近来的工作重点
2020/09/08
“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提得好
2020/09/08
开辟走向未来的“振兴路”
2020/09/08
不辱使命勇担当 竭尽全力谋发展
2020/08/31
实施组级自治是加强社会治理的有益探索
2020/08/26
激发内生动力是老区乡村振兴的法宝
2020/08/26
茂名革命老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2025/01/03
谷城县副县长张磊调研县老促会工作
2025/01/03
福安市老促会编印《福安市革命老区故事选编(三)》书籍
2025/01/03
打通最后“一公里” 彻底解决“出行难”
——海安市“两会”到大公镇常河村检查验收定向募捐公益建设项目
2025/01/03
山西省长治市老促会召开工作会议 安排部署2025年工作
2025/01/03
南雄市老促会召开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座谈会
2025/01/03